您的位置: 首页 >文件通知>本院通知>详细内容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公室关于开展重庆市2025年小学阶段科学类课后服务课程案例征集的通知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1日 点击数: 【字体:

各区县(自治县)教研机构: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部署和《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要求,支持学生每学期参加科学研究项目,提升科学教育在课后服务中的比例,探索校际课程共建共享机制,加强科学教学优质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有效供给。经研究,决定开展重庆市2025年小学科学类课后服务数字课程案例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集主题

指向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二、征集对象

重庆市小学科学教师、科学教研员

三、征集内容

(一)科学类课后服务课程

(二)科学类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课程

(三)科学类实践活动

四、征集要求

(一)案例需为已实践且有一定影响力的课程。

(二)每个课程案例需包括课程设计、课件、微课、录像(格式见附件2-4)。

(三)每个课程案例含4-8课时,1-2年级4课时左右,3-4年级6课时左右,5-6年级8课时左右,根据课程内容合理安排课时数量。课程逻辑安排合理,各课时相对完整。

(四)每课时录像课录制时长为40分钟,微课为8-15分钟其中,教学录像要为薄弱学校的科学教师做示范,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具体教学难以把握时可以参考现场教学视频,学习优秀教师的处理技巧。微课的目的是让薄弱学校的科学教师能够跟着视频开展教学,在主要环节上播放视频,需要思考、活动的地方由教师按暂停键组织教学。

(五)署名:每个课程案例限报负责人1人,团队成员6人。

五、报送方式

每个课程案例按资源类型建文件夹,命名为“区县+课程名+课时数”。文件夹内各资源统一命名为“区县+课程名+课程设计”“区县+课程名+录像课+课时序号”“区县+课程名+微课+课时序号”“区县+课程名+课件+课时序号”。各区县经选拔后推荐5个课程案例参评,填写汇总表(附件1)和课程资源一起发送百度网盘链接到1989034164@qq.com。(联系人:邵老师,联系电话:18523050998

六、征集时间

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开始,截稿日期为20251031日。

七、奖项设置

各区县组织专家对本区县推荐的资源进行评审,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对各区县推荐的资源进行评审。一等奖15%,二等奖30%,三等奖35%。

部分优质资源将上传至“重庆云课堂”,并向录用课程资源执教教师颁发资源录用证书汇总表上需填写各课时资源负责人

八、其他

1.申报人须承诺提交的案例为原创作品,未使用任何未经授权或许可的材料,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2.申报人须同意将提交的案例无偿授权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使用,包括且不限于对案例进行存储、整理、编辑、加工、复制、格式调整、宣传、展出、出版、发行等。

3.若申报人提交的案例内容引起任何纠纷或法律责任,将由案例负责人和主要参与人共同承担。

 

附件:1.汇总表

                        2.课程设计参考范例

                        3.课程模版

                        4.微课和录像课录制要求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公室

2025721

 

分享到:
【打印正文】
Baidu
map